4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动态  -> 新闻中心

阐述一下重力铸造过程中如何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?

文章出处: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:东莞市剑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5-23
  ​在重力铸造过程中,缩孔和缩松是由于铝液凝固时补缩不足或凝固顺序不合理导致的。以下是防止此类缺陷的关键措施,从工艺设计、材料控制到操作优化进行全面解析:
重力铸造
一、优化铸件结构设计
1. 合理设计壁厚与结构
避免壁厚不均匀:壁厚突变处易形成热节(局部凝固缓慢区域),导致补缩困难。应采用渐变过渡或加强筋替代厚壁结构,减少热节尺寸。
设置工艺补贴:在铸件厚壁处增加少量金属(补贴),人为延长补缩通道,如齿轮轮毂、法兰等厚大部位。
2. 利用凝固顺序控制补缩
实现定向凝固:通过设计使铸件从薄壁→厚壁→冒口逐步凝固,确保铝液能从冒口持续补缩到厚壁区域。例如:
薄壁件先凝固,形成 “凝固壳”;
厚壁区域后凝固,由冒口提供补缩;
冒口最后凝固,成为补缩源。
二、冒口与冷铁的科学应用
1. 冒口设计要点
尺寸足够大:冒口体积需大于铸件厚壁处的收缩体积,通常为铸件热节体积的1.5~2 倍。
形状优化:优先采用圆柱形或球顶圆柱形冒口(散热面积小,补缩效率高),避免扁长形冒口因冷却过快失去补缩能力。
位置精准:冒口应设在铸件高处或厚壁顶部,利用重力实现自上而下补缩。
2. 冷铁的辅助作用
加速局部冷却:在铸件薄壁或需提前凝固的部位放置铸铁或铜冷铁,强制该区域优先凝固,形成定向凝固梯度。
避免激冷裂纹:冷铁表面需清洁无油污,且厚度不宜超过铸件壁厚的1.5 倍,防止局部冷却过快产生裂纹。
三、模具温度与冷却控制
1. 预热温度与分布
合理预热模具:模具整体预热温度控制在200~350℃,厚壁区域可局部加热至300~400℃,延缓该区域冷却速度,延长补缩时间窗口。
避免局部过热:采用分区加热(如电加热棒或感应加热),确保模具温度均匀,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凝固顺序混乱。
2. 冷却速率调控
厚壁件慢冷:通过减少冷铁使用或降低风冷强度,使厚壁区域缓慢凝固,充分利用冒口补缩。
薄壁件快冷:薄壁区域可通过铜合金模具镶块或强制风冷加速凝固,形成有效 “凝固屏障”,引导补缩方向。
四、铝液熔炼与浇注工艺优化
1. 控制熔炼温度与纯净度
避免过热熔炼:铝液温度过高会增加收缩率(每过热 100℃,体收缩率增加约 0.6%),建议熔炼温度控制在680~750℃(根据合金调整)。
精炼除气除渣:
用N₂/Ar 气精炼或C₂Cl₆片剂去除熔体中的 H₂,减少气体来源;
静置时间≥15 分钟,使夹杂物充分上浮,避免夹渣阻碍补缩通道。
2. 浇注速度与压力控制
缓慢平稳浇注:避免铝液飞溅卷气,浇口截面积需足够大(如浇口速度≤0.5m/s),确保充型过程中金属液始终保持液态补缩能力。
加压补缩(可选):对大型复杂件,可在浇注后对冒口区域施加机械压力(如 0.5~2MPa),强制铝液向铸件厚壁流动,弥补收缩。
五、合金成分与变质处理
1. 调整合金收缩特性
选择收缩率低的合金:如 A356 合金(收缩率约 6.5%)比 ADC12(收缩率约 7.5%)更不易产生缩孔,优先用于关键受力件。
控制杂质元素:Fe 含量过高(>1.2%)会增加合金脆性,加剧缩松倾向,需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(如铝合金 Fe≤0.8%)。
2. 变质处理细化组织
对Al-Si 系合金(如 A356、YL112),使用Sr(锶)或 Na(钠)变质剂细化共晶硅,使凝固组织更致密,减少显微缩松。
变质剂加入量需精确(如 Sr 含量 0.01~0.03%),过量会导致过变质,反而降低力学性能。
六、缺陷检测与工艺验证
1. 实时监控与检测
红外测温:在模具厚壁区域安装热电偶,实时监测凝固过程温度变化,确保定向凝固顺序。
X 射线探伤:对首件或可疑件进行无损检测,识别内部缩孔 / 缩松位置,针对性调整冒口或冷铁布局。
2. 试模与工艺迭代
首次生产时采用 ** 低熔点合金(如铋锡合金)** 进行模具充型模拟,观察凝固顺序是否符合设计预期。
记录缺陷出现的位置和形态,通过增减冒口尺寸、调整冷铁位置或修改浇注温度进行多轮工艺优化。

服务热线 136 1279 1700

邮箱:2250718031@qq.com

地址:东莞市常平镇苏坑村南向工业园路3号

手机网站 手机网站 扫一扫
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扫一扫
东莞市剑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访问量: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 【后台管理】【GMAP】 备案号:粤ICP备2023072321号
关键词:铸造厂、铸铝厂、东莞铸造厂、深圳铸造厂
扫一扫添加微信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