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铝是一种以铝为主要原料,通过铸造工艺(将熔融的铝或铝合金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)生产金属制品的技术,兼具铝的轻量化、耐腐蚀特性和铸造工艺的灵活性,在工业制造、汽车、家居等领域应用广泛。那么,
惠州铸铝厂根据不同铸造工艺适用于不同精度、批量和成本需求,主流工艺如下:

1. 砂型铸造(zui基础、成本zui低)
工艺原理:用砂型(石英砂 + 粘结剂)做模具,将铝液倒入砂型型腔,冷却后取出铸件,砂型可一次性使用(也可重复使用简易砂型)。
优势:模具成本低(砂材便宜),可生产大型铸件(如发动机缸体、机床底座),适合小批量、多品种生产。
劣势:铸件表面粗糙(可能有砂眼),尺寸精度低(误差 ±1mm 以上),需后续打磨加工。
适用场景: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大型零件(如农机配件、重型机械底座)。
2. 金属型铸造(永久型铸造,精度更高)
工艺原理:用金属模具(铸铁或钢)替代砂型,模具可重复使用数百至数千次,铝液在金属型中快速冷却,铸件组织更致密。
优势:铸件表面光滑(粗糙度 Ra3.2~12.5μm),尺寸精度高(误差 ±0.5mm 以内),力学性能优于砂型铸件。
劣势:金属模具成本高(适合大批量生产),复杂形状铸件易出现浇不足(金属型散热快)。
适用场景:中小尺寸、批量大的零件(如汽车轮毂、摩托车缸盖)。
3. 压铸(高压铸造,效率最高)
工艺原理:在高压(5~150MPa)下将铝液高速压入金属型,快速成型(单个周期仅几秒至几十秒)。
优势:生产效率极高(适合量产),铸件尺寸精度极高(误差 ±0.1~0.3mm),可直接铸造出螺纹、花纹等细节,无需大量后续加工。
劣势:模具成本高(需承受高压,模具材质要求高),铸件易产生气孔(高压下卷入气体),不适合厚壁件(厚处易缩松)。
适用场景:薄壁、复杂、大批量的精密零件(如手机中框、笔记本电脑外壳、汽车变速箱壳体)。
4. 低压铸造(兼顾质量与效率)
工艺原理:通过低压(0.02~0.15MPa)将铝液平稳压入模具,充型均匀,减少气孔和缩松。
优势:铸件致密度高(适合受力部件),可生产中等复杂度零件,模具寿命较长。
劣势:生产效率低于压铸,成本高于砂型铸造。
适用场景:要求高强度的零件(如汽车轮毂、航空配件)。